常用命令
查看CPU和内存情况
- top命令
退出 top 的命令为 q (在 top 运行中敲 q 键一次)。
top命令选项:
- s- 改变画面更新频率
- l - 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一行 top 信息的表示
- t - 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二行 Tasks 和第三行 Cpus 信息的表示
- m - 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四行 Mem 和 第五行 Swap 信息的表示
- N - 以 PID 的大小的顺序排列表示进程列表(第三部分后述)
- P - 以 CPU 占用率大小的顺序排列进程列表 (第三部分后述)
- M - 以内存占用率大小的顺序排列进程列表 (第三部分后述)
- h - 显示帮助
- n - 设置在进程列表所显示进程的数量
- q - 退出 top
- s -改变画面更新周期
内容解释:
第一行 top:
- 12 days:系统运行天数
- 1 user:当前登录到系统的用户数。更确切的说是登录到用户的终端数 — 同一个用户同一时间对系统多个终端的连接将被视为多个用户连接到系统,这里的用户数也将表现为终端的数目
- load average:当前系统负载的平均值,后面的三个值分别为1分钟前、5分钟前、15分钟前进程的平均数,一般的可以认为这个数值超过 CPU 数目时,CPU 将比较吃力的负载当前系统所包含的进程
第二行 Tasks:
- 82 tatal:当前系统总进程数
- 2 running:当前运行中的进程数
- 80 sleeping:处于等待状态的进程数
- 0 stoped:被停止的系统进程数
- 0 zombie:僵尸进程数
第三行 Cpu:
- 0.3 us:用户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 0.3 sy:内核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 0.0 ni:用户进程空间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百分比
- 99.3 id:空闲CPU百分比
- 0.0 wa:等待输入输出的CPU时间百分比
- 0.0 hi:time spent servicing hardware interrupts 硬件中断
- 0.0 si:time spent servicing software interrupts 软件中断
- 0.0 st:time stolen from this vm by the hypervisor
第四行 Mem:
- 1882756 total:物理内存总量
- 125776 free:空闲内存总量
- 917900 used:使用的物理内存总量
- 839080 buff/cache:用作内核缓存的内存量
第五行 Swap:
表示类别同第四行(Mem),但此处反映着交换分区(Swap)的使用情况。通常,交换分区(Swap)被频繁使用的情况,将被视作物理内存不足而造成的。
- 0 total:交换区总量
- 0 free:空闲交换区总量
- 0 used:使用的交换区总量
- 780448 avail Mem:可分配使用的交换区总量
进程列表栏:
- PID:进程的ID
- USER:进程所有者
- PR:进程的优先级别,越小越优先被执行
- NInice:值
- VIRT:进程占用的虚拟内存
- RES: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
- SHR:进程使用的共享内存
- S:进程的状态。S表示休眠,R表示正在运行,Z表示僵死状态,N表示该进程优先值为负数
- %CPU:进程占用CPU的使用率
- %MEM: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和总内存的百分比
- TIME+:该进程启动后占用的总的CPU时间,即占用CPU使用时间的累加值。
- COMMAND:进程启动命令名称
- free命令
一般搭配-m
命令项使用:free -m
内容解释:
- total:总计物理内存的大小。
- used:已使用多大。
- free:可用有多少。
- Shared: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
- Buffers/cached:磁盘缓存的大小。
- available:可用内存大小
查看目录或文件大少
1 | du [option] 目录/文件 |
内存和系统性能监控命令
- free: 显示内存实用情况。包括实体内存,虚拟的交换文件内存,共享内存区段,以及系统核心使用的缓冲区等。
- ps: 显示当前进程的状态。
- top:实时显示进程动态。(top命令占用系统资源比较多,系统负载过高时慎用!!!)
按P排序
- kill:删除执行中的程序。
kill -KILL [pid] // 强制杀死进程
kill -9 [pid] // 彻底杀死进程
管道符命令
- |grep “shd”:搜索包含“shd”的内容
- |head -n 5: 显示前5个内容
Liunx的目录结构
① Linux常用根目录介绍:
② 文件基本属性介绍:
上面的命令ll /
,列出了Liunx磁盘根目录的文件和文件夹信息。
==第一栏位==:~lrwxrwxrwx.~
- 其中的第一位字符表示这个文件或文件夹的类型。’l’ 表示链接,’b’ 表示块信息,’c’ 表示设备信息,’p’ 表示管道命令,’-‘ 表示这是一个子文件(没有下一层了)。
- 其他的九位字符表示这个文件的相关权限。每三位一组,前面第一组表示文件所有者的权限,第二组表示所属组的权限,第三组表示其他用户的权限。每一组中的三位权限字符排序必定是: rwx,如果没有读权限的,则在r的位置用’-‘代替,如
-wx
。 - 权限字符:r-读,w-写,x-执行,-表示没有该权限
==第二栏位==:表示文件数。
==第三栏位==:表示文件所有者。
==第四栏位==:表示文件所属组。
==第五栏位==:表示文件大小。
==第六栏位==:表示文件最后修改日期。
③ 修改文件权限:
方法一(主要使用该命令):chmod
Swap分区
一块可以当做内存的硬盘空间。内存不够用的时候,系统从内存中取出一部分暂时不用的数据,放到swap中。缺点:频繁地读写硬盘,降低系统运行速度。swap分区建议是内存的两倍。
Linux用户密码规则简单设置
ssh服务器端安全设置
==ssh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计算机之间的加密登录。==
常用的设置ssh服务器端配置文件需要注意的是:
- 修改ssh默认端口号(22)
- 禁止root直接登录(可以用普通用户登录,在需要的时候通过
su
命令切换到root用户) - 禁止空口号登录
- 废除密码登录,强迫使用rsa验证登录
修改了sshd_config配置文件后,需要执行service sshd restart
或者systemctl restart sshd.service
重启sshd服务。